“跟踪留学轨迹,关注学业发展与心灵成长”。近日,国际合作中心老师与身居海外的莘莘学子,就你所体会的“出国留学意义何在?”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在众多回复信息中,老师一方面体会到了孩子们旅居海外的艰辛和努力,另一方面更感受到了他们的改变与成长。现把部分同学的回复摘录如下,既作为众多已成功留学老生的记录与总结,又作为主题抛给刚刚步入国际班和即将跨出国门的大二大三同学,希望给你们以启示,更给予激励和寄望。
1、From Linda (刘同学,女,山东人):
转一段去年在微博上我记录的话。这段话我几乎每看一次都会热泪盈眶,在我的本科毕业演讲上也引用到它,结果是讲到哽咽。个中滋味,经历过的人自然感受得到。
很多人都会问我出国到底学到什么收获了什么。我告诉你们重要的不是英语,不是文凭,对我而言就两样东西:一是一种把我放到任何国家、任何我谁都不认识的地方,我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和一种名车豪宅已动摇不了我愿意每天坐公车去追求简单梦想的平淡心态。而我认为这两样足以让我受益终身。
2、From Jacky (李同学,男,浙江人):
《东邪西毒》里说“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觉没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 翻过山的人会对没有翻过山的人说,山后面不过如此。但还有很多人从没有翻过首先座山。他们希望,获得感叹"不过如此"的资格。乃至,翻过山去以后,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留学,给了大家一个这样的机会。
你知道,有人自始至终不知道。你见到,有人终其一生见不到。
我们这些留学生隔江踏海翻山而来、节日与家人相隔、自我放逐到千里之外,耗费了不小数量的金钱,到底为了什么?难道我在国内就不会租房、组装家具、做饭、处理银行水电煤气账单驾车、到处和朋友游玩照相了?在中国,有什么事是只能在国外做的呢?
就像电影霍比特人里,Gandalf对Bilbo Baggins所说:The world is not in your maps and books ……When you come back, you will not be the same.世界并不在你的地图与笔记里……当你回来时,你从此与众不同。
这是一段,任何时候回想起来,我都会笑容满面的求学经历。
3、From Ranna (于同学,女,辽宁人):
留学吸引我的,是无限种可能,你不知道若干天若干年后自己将会在哪里。
还有明白什么叫真正的强大平静。
下面这句话来自一篇文章,我一直抄在一个精致的本子里,不想坚持下去了就拿出来看看。
为什么我们绕了一大圈还是毫无例外地回到了原地,为什么明明全世界爱我们的两个人都已经在身边了,我们却还是要离开他们。所有漂泊的人不过是为了有一天能够不再漂泊,能够保护起自己的家人。只有经过这样的折腾,这样看起来的一种徒劳无功,才能明白原点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4、From Tim (张同学,男,北京人):
听过一个东北同学这么说:出国就像出柜,不出憋屈,出了后悔。
啊,当然了,我也听过很多高票回答这样的答案。不远离家,你并不知道家的好处。
都很有道理对不。确实。
我觉得出国留学的意义在于同时满足了两个叫人澎湃的梦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是我个人以为重要的意义。游学。
一些同学,一辈子就在北京城里打转。一个中学同学,在画室认识的学长,皇城根儿,不曾远行,不曾别离,也有很牛逼的心态,当然了,成绩也好,在美院念书,就想着毕业了在设计院混口饭吃,反正家里条件也不错。出过国,和爸妈游新马泰。没什么影响,都是老样子。不能说是混吃等死,但也只好一点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有一天他突然说要出国念书,本来只是图好玩。
然后大三开始读硕士预科,一年后,回来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非要拉我回去创业做工作室。而且是真的很具体的东西都拿出来了。我说,我还没有想创业的本领可以与你合作。当然这个就是别的话题了。
出国念书真的不仅仅是上课念书。当初选择国际班在国内就有了这样的体验。
当然了,国外的教育环境更是一个很大的震撼,对于没有接触过的人而言,可以大大开拓视野,可以随时作出一个头脑风暴,可以作出有建设性的质疑(现在国内大学也开始鼓励质疑了,但很多学生都是为质疑而质疑,提出的问题自己都并不怀疑,这个是另一种服从,服从「质疑」的要求),等等,很多东西。
补充:留学给你还有一个好东西叫做逆境教育。
接受挫折不是去接受这个世界的黑暗或者不平等。重要的是学会自己挑战生活。
在一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中探求自己的欲望或梦想,这时候面临的逆境才可叫作逆境。
这个是出国旅游学不到的。
初从国内校园跨入西方社会种种不适。在校园里,和同学相处,与教授探讨,写essay,做作品,这些过程中都能更好懂得挫折真味。真希望学弟学妹们早点有这些有意思的体验。
不要把温水煮青蛙当成了不起的长大。战胜挫折是身为一只青蛙,敏锐地意识到水温在上升,奋勇跳出来,知道怎么关掉加热器,回来解救你的青蛙小伙伴们。
曾经同窗,一起出国,同步世界。一样的经历,一样的心情,一样的执着与信念;谈兴趣,谈旅行、谈生活、谈工作,谈回国后的收获也谈境遇的起起落落。
留学改变人生,教育发展中国。“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蔡元培)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国留学对学生本人是一次受益终生的经历。孩子们,在母校北京服装学院,老师们愿意随时倾听你们的心声,关注你们的努力,守望你们的成长,艺术青春路上与你们一起欢歌。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外交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金融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丨华东
济南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艺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山东财经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丨北京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四川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星海音乐学院
大连外国语大学
东北大学
汕头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
南昌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大连大学
南京传媒学院
福州大学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闽南师范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北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
中山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苏州大学
温州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北京开放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