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志愿填报模式与单位:新高考志愿填报以“院校专业组”为核心单位。每所高校可以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组内包含若干选科要求一致的专业。考生需要先选择院校专业组,再在组内填报具体专业志愿。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一个独立志愿,例如“中南大学第105组”选6个专业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在组内可以选择1到6个专业。
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的区分:普通批次(如本科批、专科批)全部采用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原则依次检索投档。提前批次(如军校、警校等特殊类型)通常保留顺序志愿,按考生填报顺序依次检索,第一志愿录取概率较高。
志愿数量与批次设置:普通类本科批次可以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组内可填6个专业及1个“专业服从”选项。提前批次分为平行志愿和单个志愿两种,平行志愿如公费师范生、警校等可填报30个志愿,单个志愿如港校、定向招生等只能填报1个志愿。
录取模式: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按照首选科目(物理、历史)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分别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学生。
选科要求:考生需要根据个人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并参照各高校招生专业所规定的选考科目要求来填报志愿,提高了录取的专业对口率。
其他变化:部分省份如河南,志愿填报单位由“院校+专业”转变为“专业+院校”,增加了志愿数量,普通本科提前批设置64个“专业+院校”志愿,降低了因志愿数量限制而错失理想院校专业的风险。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外交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金融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丨华东
济南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艺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山东财经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丨北京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四川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
大连外国语大学
东北大学
汕头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
南昌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大连大学
南京传媒学院
福州大学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闽南师范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北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
中山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苏州大学
温州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北京开放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