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共建高校,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学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出国留学培训项目自2006年开始创办,历经15年的发展,与多个国家近50余所高校开展了联合培养和留学项目,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树立了良好的国际教育品牌。
韩国留学预科班
山东理工大学自2006年开始举办韩国留学预科项目。学校与韩国多所知名大学联合办学,为赴韩留学的国内学子打通了国际知名学校直通车。
项目实行小班制、中教外教授课、全景式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国际化学习、生活条件,通过我校赴韩对接高校学习的学生享受多项费用减免和奖学金政策。
项目自开办以来累计输送了千余名学子成功赴韩留学,学生和家长满意度极高。
校园环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韩国留学预科班课堂剪影

校园住宿环境
![]() | ![]() |
韩国留学方案
0.5+4.5高中升本科
山东理工大学半年+韩国大学四年半
0.5+2.5专升本
山东理工大学半年+韩国大学两年半
0.5+2.5本升硕
山东理工大学半年+韩国大学两年半
学生在山东理工大学学习半年韩国语后到韩国合作大学的语学院继续强化韩语的学习,语言达到韩国大学要求后即可进入本科/研究生专业学习,修满学分,获我国承认的本科学位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学习费用
国内学费(半年)
人民币1.5万元
留学申请费用
人民币4500元
国外语学院学费(半年)
根据学校及汇率不同,人民币约1.5-2万元
国外大学学费(一年)
根据学校、专业及汇率不同,人民币约2-4万元

合作院校

项目优势
办学 校际合作
山东理工大学与韩国大学直接合作,学生在完成国内语言学习以及韩国语言学习阶段后,达到韩国大学入学要求,入读韩国合作大学。
留学服务 全程办理
学生完成国内语言学习课程,学校帮助学生申请韩国大学,办理签证、翻译等手续。
双语教师 共享资源
韩国大学资深外教与我校韩国语专业教师共同授课,学生学习、食宿均在山东理工大学校内,共享山东理工大学校内资源。
小班授课 全景教学
小班制授课,结合韩国社会文化进行情景教学,使学生能够快速投入韩语学习,提前适应韩国留学生活。
专业齐全 费用低廉
韩国大学专业设置齐全(不受文、理科限制),本科阶段除医学类专业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学习费用低,部分韩国合作大学可无条件减免大学首先学期50%学费,第二学期开始学生按照学习成绩申请韩国大学奖学金。
学历认证 海归背景
毕业颁发的学位证书可获中国学历学位认证,可参加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招录考试等,并享受留学归国人员相关优惠政策。
国际交流
![]() 国民大学到校宣讲 | ![]() 建国大学来访交流 | |
![]() 全南国立大学来访交流 | ![]() 与翰林大学互签协议 |

嘉泉大学师生合影
大学专业设置
韩国大学专业设置广泛,涵盖经济类、管理类、语言类、艺术类、计算机信息类、机械工程类等专业类别,除医学专业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插班生或申请研究生可换专业。部分专业设置简单介绍:
人文类
国语国文专业 、英语英文专业、法语法文专业、汉语汉文专业、日语日文专、西班牙语专业、史学专业、哲学专业、社会学专业、法学专业、行政专业、政治专业、新闻广播专业等。
工学类
计算机工程专业、电子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食品工程专业、城市规划学专业、产业系统、情报工学、机械工学、电子信息新材料工程专业、产业经营工程专业、机械汽车工学等。
社会科学类
行政学专业、政治外交学专业、社会学专业、媒体学专业、广告宣传学专业、心理学专业、消费者学专业、文献信息学专业、广告公关学专业、社会福利学专业等。
经济管理类
经济学专业、会计专业、税务专业、应用统计学专业、工商管理学专业、国际物流学专业、知识经营学专业、国际贸易学专业、经营学专业、经营情报学专业、贸易学专业、旅游会展学专业等。
艺术体育类
音乐专业(声乐、钢琴、管弦乐、作曲等方向)、美术专业(绘画、立体美术、东洋画、雕塑等方向)、设计专业(服装设计、工艺设计、视觉设计、空间设计、产业设计学等方向)、舞蹈专业(舞蹈演出、舞蹈理论等方向)、电影、摄影、体育学专业等。
招生信息
招生对象
应、往届中专、高中、大专、本科毕业生
报名流程
①网上报名/现场报名/电话报名
②填写报名表 提交报名材料
③参加校内面试
④接收录取通知书并成功入学
![]() | ![]() |
韩国预科班学子风采
图丨2020级开学仪式

图丨2019级开学仪式

往届韩国留学预科班学子影集)




韩国留学优势
中韩距离近,文化差异小
韩国同中国隔海相望,中国到韩国只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中韩文化相互渗透,留学生适应生活的速度相对较快。两国气候相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生活环境舒适。
世界领先的教育水平,专业设置广
韩国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以注重应用学科而闻名,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0名中,韩国的15所院校榜上有名。
韩国大学专业设置齐全。不少专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教学质量上乘,计算机应用、经济学和商科、艺术等专业居亚洲一流水平。
文凭含金量高,学历世界认可
韩国的学历、学位被世界广泛认可。韩国大学 80%以上都是私立大学,只有小部分是国立大学,很多私立大学背后都有强大的资金支持。韩国有三百多所大学,亚洲排名前50名的学校韩国占到了9所,教育教学质量优异。
申请条件宽松,签证成功率高
韩国大学入学申请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是比较宽松的,高中同等学历都是可以申请的。另外,韩语的文字发音同汉语是比较相近的,60%的单词来源于中国,这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学习韩语优势巨大,零基础学习也可以申请的。
韩国对外国留学生的政策非常宽松,申请学生签证手续便捷,办理周期短,签证获取率高。资格审查内容主要是申请人的修学能力和经济能力。
留学费用较低,勤工俭学机会多
相较于欧美、日本和澳新,韩国留学的费用相对比较低廉了。韩国每年的留学费用大概5-8万民币,但是韩国大学为海外学生设置了相当高额的留学生奖学金。
韩国允许留学生每周打工20小时,校内打工可以申请图书馆、教授助理等岗位,校外基本可以到便利店、餐馆等地打工,生活费一般能实现自理。
留学生奖学金丰厚
韩国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厚的奖学金。韩国非常重视教育问题,一般都能拿到奖学金。对中国学生更是大力支持。首先学期会根据Topik成绩减免学费的30~50%甚至更高,之后会根据学习成绩,给予学费30~70%甚至90+%的奖学金。
熟练掌握一门语言,毕业就业前景广
中韩两国经济贸易往来密切,两国企业都需要精通双语的优秀人才。韩语的掌握也会带来更多的就业选择。
韩国留学生毕业回国以后可以在相关专业领域就业,也在韩语相关领域就业,就相当于大学毕业学习了两个专业,回国创业国家有相关政策扶持,韩国毕业学历可以考中国公务员、事业编,多方向发展保证良好的就业前景。
留学生回国优惠政策
留学生回国就业落户政策
如果你想创业,不同城市都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以给予补贴。不过不同城市不同创业园区,优惠大小是不同的。
政策规定:“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就业、创业,国家及地方根据具体规定以及个人或者其企业的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资助,对其税收、贷款等方面也有一些优惠。”
留学生购买免税车政策
留学生回国购买免税车,具体是指免除所购汽车零部件中的进口关税和车辆购置税。
可供购买的免税车型范围:
a. 经海关批准的国内定点轿车生产企业生产的车型可以办理免税购车申请
b. 大部分合资品牌都已进入免税车型清单。原装进口车型及不在免税范围内的国产车型不享受此免税政策
学术研究方面的政策
如果你想到大学、中科院或者一些研究机构做学术工作,可以享受职称与启动资金的优惠政策。
比如在职称上,很多人的职称都比在国外时高了一个或几个档次:很多人在国外是助理教授,一回国就在名牌大学做正教授或副教授,在评职称时,海归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不过也不是每个博士后一回国就是正教授或副教授,还要看个人的学术背景、科研成果、专业、所去大学的竞争激烈程度、城市位置等因素。
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
我国公派或者自费出国留学一年以上,取得国外硕士及以上学位,且出国前已办理解除公职手续的留学回国人员,在学业结束两年内,可申请在北京等城市落户,不受出国前户籍所在地影响,也不受当地外来人员落户条件所限制。落户条件根据不同城市或地区的政策有所不同,具体参照相关政策规定。
子女入学优惠政策
如果是在海外生活了5年以上,归国之后,子女就享有入学的优惠。比如,给予加分制度,如果有外国授课的学校,可以有入学优惠。这个还要看地区的,各个地方的政策是不一样的。
*以上的留学回国优惠政策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年回国就业新政策为准。
韩国大学毕业证书样本

山东理工大学韩国留学春季班报名已正式开启,办学安全有保障,可申请韩国知名学校,韩国留学春季班计划招生30人,名额有限,把握机会。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外交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金融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丨华东
济南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艺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山东财经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丨北京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四川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
大连外国语大学
东北大学
汕头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
南昌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大连大学
南京传媒学院
福州大学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闽南师范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北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
中山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苏州大学
温州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北京开放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