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财经大学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是直属,、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长期以来,学校秉承“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4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专家的摇篮”。
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遍及世界五大洲的高校、机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170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二、承办单位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韩国留学语言培训班承办单位为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学院成立于2005年11月,是中央财经大学为充分发挥优势教育资源、强化社会服务功能而专门设立的、面向社会开展各类教育培训的学院。学院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学校在财经等领域的优秀师资队伍和雄厚科研实力,以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坚持走改革创新驱动、打造优质团队、领跑高端培训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目前学院高端财经培训已形成了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际合作等多种合作模式。依托中央财经大学在金融、财税、会计、管理、专业语言应用等领域的突出优势,我院制定了富有专业性、实战性的20多个模块共计600多个专题的高端系列培训课程,为社会各界提供包括集团客户内训、定制项目课程、资格认证培训、高端财经公开课等在内的优质高层次培训项目。
学院紧密服务国家外交总体布局,积极配合学校的国际化战略,自2006年开始承担国家援外项目以来,共完成了72期商务部援外财经培训项目,先后培训了来自98个发展中国家的1800余名高级官员,受到了学员的广泛好评;成功申报并承办了商务部援外经济学硕士和金融学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项目,为支持和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学院与留学服务中心合作,高质量运营包括工商管理国际本科在内多种形式的出国留学培训项目。
三、项目简介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为适应中韩经贸的快速发展,加深区域贸易合作,培养服务于中韩交流的中高级专业人才,中央财经大学培训学院秋季将举办为期一年的韩国留学语言培训班项目,招收希望学习韩语,拟赴韩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进行阶段式学习,旨在以中央财经大学专业、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逐步达到韩国大学对于韩语语言能力的要求,熟悉韩国大学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为将来赴韩学习奠定语言基础。该项目为学生提供中韩教师优质课程,并享有中央财经大学的学术环境与学习氛围。
(一)项目优势
1.财经知名学校,共享教学资源
中央财经大学是直属的、、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被誉为“中国财经专家的摇篮”。本项目学生共同享有图书馆、食堂、运动场等校内资源,有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专题讲座、课外活动,可以提前体验经贸、管理、传媒、艺术等方向的专业课程,能够辅助专业选择,开拓视野,充分感受国内知名学校校园文化氛围。
2.课程满足多元化学习需求
本课程的设置可以满足不同学业背景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可以满足学生对申请韩国高水平知名学校以及艺术、理科、工科类等知名院校语言要求的需要。
(二)教学特色
1.针对性教学
留学韩语教学有别于大学韩语专业教学,需要将语言迅速转化为有效的获取知识的工具,因此,本课程采用国内的《留学韩国语》(共计8册)专用教材,采用专业的强化方案,旨在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工具,从而顺利进入专业学习。
2.菁英化教学
留学韩国知名学校,语言和综合基础素养是核心要素,因此,本课程在强化韩语的同时还开商务语言课程,涉及经贸、管理、传媒、艺术等语言辅助,旨在打造未来的复合型菁英人才。
3.严格督学
作为“财经黄埔”的中央财经大学拥有强大而专业的师资力量及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采用优质、专业的教学方法,采取班主任责任制,随堂听课,严格进行考勤管理,全方位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课程介绍
韩语精读•词汇
韩语精读•文法
韩语精读•口语
韩语精读•读解
韩语精读•听力
TOPIK考试解析
综合素养语言提升课
四、招生信息
(一)招生时间:即日起至8月31日(额满为止)
(二)招生方式:计划外招生
(三)招生人数:限70人
(四)招生对象:经测试合格的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专科、本科学生以及同等学历人员。
五、报名程序
入学材料:
1、入学通知书
2、高中毕业证及复印件(高中或大学在读学生须提交在读证明)
3、高考成绩单(如有)
4、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2份
5、小2寸白底照片8张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外交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金融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丨华东
济南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艺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山东财经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丨北京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四川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
大连外国语大学
东北大学
汕头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
南昌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大连大学
南京传媒学院
福州大学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闽南师范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北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
中山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苏州大学
温州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北京开放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